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5-01-21 07:11:04 来源:刑事律师网 阅读: 97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行为方式
行为人必须存在逃避支付或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这包括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明明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些行为表明行为人具有故意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主观恶意。
2、数额要求
拒不支付的劳动报酬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成此罪。如果劳动报酬数额较小,可能只构成一般的民事纠纷,而不宜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具体而言,立案标准如下:
拒不支付1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
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
3、情节严重要求
造成讨薪者本人重伤、死亡的。
引发个人极端事件。
引发群体性事件。
4、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在行为人逃避支付或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后,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行为人仍然不履行支付义务的,才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一标准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也给予行为人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友情提醒: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采用“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表达,应当理解为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此处的“劳动报酬”应该包括“加班费”和“奖金”,而不包括间接支付与未来兑现的社会保险。因此,尽管刑法把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列为犯罪,用人单位拒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仍只是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不是犯罪。劳动者不能因为用人单位拒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而控告用人单位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行为人主观恶意、劳动报酬数额以及政府介入后行为人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用人单位或个人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建议及时与劳动者协商解决,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刑事责任。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
1、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造成了严重犯罪后果的,则应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刑罚。
延伸阅读:《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内容供参考,刑事法律服务专业性强,请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资深刑事律师咨询电话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