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耳廓损伤轻伤二级之鼻骨骨折
发表时间:2020-11-27 00:00:54 来源:刑事律师网 阅读: 854次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本条款中所规定的内容较多,但是每一种损伤类型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容。只要是损伤到其中…内容时即符合本条款规定。如果有两种以上者则不能适用本条款可以适用本标准的其他条款鉴定。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伴移位
本条款中的界定标准是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双侧鼻骨骨折伴移位,这两种骨折在i临床L有时可以诊断一种性质的骨折。有时两处以上的骨折不发在同一部位,相距有一定的距离,即鼻骨的多处骨折,如果两处以上的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一起或距离较近时,即诊断为粉碎性骨折。
条款中只是规定了粉碎性骨折或者双侧鼻骨骨折伴移位,并没有规定其他的界定条件,例如外鼻的损伤、伤后的瘢痕形成等。只要是损伤后经过影像诊断为粉碎性或双侧鼻骨骨折伴移位的就可以适用本条款进行司法鉴定。对于瘢痕形成或者功能有轻度障碍的可以适用本标准中的其他条款鉴定。 。
二、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
本条款中所指的鼻骨骨折是鼻骨的单纯性骨折,所以条款中规定鼻骨骨折一定要合并有上颌骨额突骨折。因为上颌骨在解剖上就有多个突起,分别与额骨、颧骨、鼻骨,筛骨、泪骨、蝶骨、腭骨等诸多骨骼相连,两侧上颌骨在中线处连接成鼻腔。上颌骨与诸骨相连的骨缝和上颌窦壁为薄弱区,易发生骨折。暴力较大时,匕颌骨和与之相连的骨可同时骨折。本条款中的上颌骨额突骨折就是七颌骨与额骨相连接的地方骨折。这种骨折可以是单纯性线型或是裂隙型。
如果鼻骨粉碎性骨并伴有上颌骨额突骨折时,如果条款有专门规定的,可以按专门规定鉴定。如果没有专门条款的,可以按本条款类推性鉴定。
三、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
鼻中隔是一种较脆的软骨,并有一定的韧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骨折,只有外伤中可以出现骨折或者穿孔。鼻中隔穿孔系鼻中隔软骨部或骨部因外伤或其他原因穿破,形成大小不等的穿孔,使两腔相通,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后遗症,症状并不一定明显。在对外伤后出现鼻中隔穿孔的病例,一定要进行鉴定诊断,排除患者有无先天性的鼻中隔偏曲及发育不良的情况(先天性的鼻中隔穿孔)。所以在适用本条款中一定要有局部外伤史,伤后出现鼻出血,通过CT检查能认定为新鲜的骨折,必要时可以跟踪检查几次。
四、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与上颌骨额突解剖关系紧密,可发生各自骨折,也常发生联合骨折。鼻骨
骨折临床表现为鼻梁的下塌。上颌骨额突骨折则表现为鼻背的下陷,伴鼻通气不好。鼻骨骨折摄鼻骨侧位X线片仅是一种诊断方法,可同时结合及手触摸骨擦感进行诊断,做CT检查可清晰显示上颌骨额突骨折的程度及类型。
本条款特别规定是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如果是一侧的上颌骨额突骨折时,本标准中如果有专门条款规定的,可以按专门规定鉴定,没有专门条款规定的不能适用本条款鉴定。
五、鼻及鼻窦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一)X线表现
1.鼻骨骨折:X线平片上(侧位)可见骨骨折线,常有变形和骨折片移位等。
2.额窦骨折:可使前壁、后壁同时受累。前壁骨折可为线状、凹陷和开放性骨折,侧位及正位像易于查出。后壁骨折常较严重,颅内可出现气体。侧位体层片可为后壁骨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上颌窦骨骨折:上壁骨折,可显示眶底下移,骨折处可呈现“天窗”形,上颌窦腔内可混浊,密度增高;坐位可显示有窦内出血;前壁及颧骨骨折,X线片上可相应见有骨折线及凹陷。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眶底暴折(在临床上也有的学者称为眶壁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瓦氏位对下眶骨折的诊断率较高,克氏位适用于内壁形骨折。平片能发现眶壁骨折、眶内气肿、眶内容物向筛窦或上颌窦脱出以及出血引起的上颌窦透过度下降。但在上颌窦炎或窦内出血时,眶内容物向窦内的突出往往表现不出来。若未发现骨折线或骨折片,但患侧眶底壁可出现滴泪征,即在眶底壁向上颌窦突出的半球形软组织阴影。正常眶缘及眶底部“双线”消失,患侧上颌窦内可见有嵌入的眶内容,患侧鼻窦模糊及眼眶气肿。平片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是骨壁的断离、缺损、游离骨片、骨壁移位。间接征象包括软组织肿胀、血肿、窦内血液潴留、皮下或眶内气肿、软组织移位等。平片中无阳性发现者不能否认骨折的存在。断层片能较好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特别是对内壁型骨折诊断较高。
(二)CT表现
一般鼻及鼻窦外伤性骨折无需进行CT扫描,普通的X线平片及断层片足以为提供诊断的帮助。由于鼻窦系含气骨性空腔,平片对其骨壁、粘膜及含气对比度常有局限性,而CT扫描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明显提高鼻窦疾病的诊断精确度。因此,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CT扫描,以提高诊治率。
1.-侧或两侧多组鼻窦骨折。
2.上颌窦骨折合并眶底骨折,造成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或失明。
3.额、筛、蝶窦骨折伴有脑脊液鼻漏或损伤视神经而出现失明者等。
CT检查可确定骨折位置、范围、形状及移位,可确定通过骨折裂隙出现的软组织疝。常为下直肌及眶脂肪,可确定眼肌肿胀、移位及嵌入物以及鼻窦积血征象。冠状面扫描在观察眶壁骨折和眶内脂肪脱出程度上优于横断面。而横断面 的特点是能清晰显示眼球陷没和眼外肌及视神经。骨窗下除可观察眶壁骨折外,同时可显示上颌骨、眶尖、视神经管等处骨折情况。软组织窝下可观察骨折引起的眶骨内气肿,出血引起的眼肌纺锤状密度增加影,眼肌移位、眶内脂肪向上颌窦或筛窦突出及眶内脂肪和眼外肌嵌顿情况不,上颌窦或筛窦出血等。CT为确定额窦、筛窦、蝶窦骨折伴有的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等,都通过影像提直接证据。
(三)磁共振检查表现
由于磁共振检查上无骨壁信号,对软组织分辨力强,能更好地鉴别脂肪组织和眼外肌,可在三维方向上扫描。因此对眶壁爆裂性骨折能获得CT不能获得的眶内容物的详细情况,为选择手术适用症、术式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内容供参考,刑事法律服务专业性强,请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资深刑事律师咨询电话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