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重伤二级之胃、肠、胆囊或者胆道全层破裂且须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20-11-27 10:52:05 来源:刑事律师网 阅读: 1227次本条款中规定的胃、肠、胆囊、胆道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达不到此条件的就不能适用本条款。
一、胃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1.上腹部有外伤史,如系开放性损伤时,在上腹部或胃区的相应体表部位有可见性创口,有的病例在开放性创口中可流出胃内容物。
吞服有腐蚀性化学药品制剂的,可见口腔粘膜的烧灼伤。如吞服的腐蚀剂从口角外溢时在口角旁、胸前部的皮肤上有药物流注痕迹并有烧灼伤痕迹。如属吞服异物,例如金属刀剪、玻璃等,口腔、食道有划破伤痕迹。
钝器打击、撞击上腹部的,可以见到胃区的相应位置的皮肤软组织有擦挫伤痕迹,例如皮下瘀血、表皮剥脱等。
2.临床症状:胃损伤后,轻则仅粘膜下血肿,粘膜、浆、肌层破裂,重则全层裂伤或穿孔。胃酸有很强的化学刺激性,如果在饱食后胃有较大破裂口,胃内容物大量进入腹腔,可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易于发生休克,并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呕吐,呕吐物可为血性。
主要体征有上腹部剧痛,压痛明显,腹肌强直,呈板状腹特征。肠蠕动音消失,肝浊音界可能不清或消失,胃管引流出血性物。如单纯后壁破裂(胃内容物也可以不流人腹腔)或穿孑L较小,尤其是胃空的情况下,受伤初期全身和腹膜刺激症状都可能不明显。
颅脑严重损伤的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穿孔,可能同时有膈肌穿孔(下丘脑受损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通过腹腔神经的分支膈神经丛波及膈肌,引起膈肌局部的血管源性障碍)。
3.在胃肠破裂后由于胃肠内容物溢流到腹腔内,玷污了腹内有关相邻脏器,造成腹腔严重感染。例如腹膜炎、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粘连、腹腔器官之间的粘连,经常腹痛,活动受限。
4-X线检查时,可以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但也有部分病例可以不出现膈下的游离气体。据临床统计,腹腔透视的阳性率只占80%,还有20%的病人没有膈下游离气体的征象。
5.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检查:将抽出液化验检查呈酸性,有未消化的食物及脂肪颗粒,颜色呈血性红色。
6.血液检查:并发腹膜炎后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7.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胃壁损伤性质、程度、破裂口的大小和部位等。 8.剖腹探查:剖腹探查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而且也是治疗中必须打开腹腔的方法,通过剖腹探查可以查明具体的损伤部位、性质、程度、破裂大小、周围粘连情况等。
9.在损伤程度的评定中要认真作好鉴别诊断。主要是调查清楚伤者既往健康状况,有无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溃疡的病史。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查清的。
其次是向经治医生调查了解胃破裂或胃穿孔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有慢性胃溃疡史,在打开腹腔探查时可以发现破裂或穿孔的部位有溃疡病灶,病灶周围有比较严重的粘连出现,再从破裂口的形状、部位分析,一般情况下还是能鉴别出来的。也可以将切除的胃组织送病理科作病理检验,通过病理检验即可以确定是新鲜外伤性破裂还是慢性胃溃疡穿孔。
10.在调查取证后,确定病人有胃部疾病,但也有明确的损伤事件,此种情况下就更应该科学地作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根据参与度的评定结果,再决定伤害因素与疾病因素的比例大小等。
二、十二指肠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1.损伤后的常见症状及体征:上腹部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伴有呕吐;多数伤者伤后有呕血,或胃管引流为血性;有的伤者上腹部可以出现柔软,但是多数有上腹部固定压痛、肌紧张及全腹压痛不明显的体征;如果伤后有十二指肠血肿时可触及条状肿块,或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损伤较重的病例可以有十二指肠穿孔、破裂时可出现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2.常用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2)腹腔穿刺,可以抽出血性液体,有时也可以抽出带有食物残渣的液体;
(3)腹部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
常见并发症与后遗症有腹腔感染,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狭窄、梗阻。常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和大血管损伤。
三、小肠、结肠全层破裂有手术适应症
1.有确证的腹部损伤史,无论是闭合性损伤还是开放性损伤,皆可以造成结肠或小肠的全层破裂,腹腔内出血及化脓性感染等。
2.有的血肿较大时可以出现压迫腹内空腔器官的症状及体征,压迫严重时可以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及体征。脓肿形成前有感染经过,有炎性表现,脓肿形成后可以呈现腹腔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及体征。
3.损伤后有持续性腹痛,限于局部或累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
4.腹部压痛,伤后早期压痛仅限于局部,以后可出现全腹压痛;腹部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B超可以探及腹腔内血肿及脓肿的存在与否,有明显的局部性液平段,还可诊断出大小、部位等。
6.对出血不止及感染性脓肿的,穿刺或定位穿刺可以抽到腹腔内的血液、血肿内的血液及脓肿腔内的脓液。
7.对上述的损伤及并发症,必须进行剖腹探查或手术治疗的,方可适用本条款进行鉴定。
8.损伤后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小肠、结肠或肠系膜损伤。
9.常用辅助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白细胞计数升高;
(2)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混浊渗液;
(3)X线检查,当小肠或者结肠损伤或穿孔后,可有膈下游离气体。
四、胆囊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1.常见临床表现:
(1)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散;开放性损伤见右上腹部伤口;伤后初期右上腹局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很快扩散至全腹;单纯性胆囊或者肝外胆管全层破裂,可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腹痛,主要由于胆汁流入腹腔刺激所致,引起腹腔炎症状 及体征,可有发烧,腹痛持续性加剧,腹肌紧张等;
(2)合并周围脏器损伤时,胆囊、胆总管损伤的症状常被其他脏器损伤的症状所掩盖;
(3)如属开放性损伤,可有胆汁从刨口溢出的情况;胆汁外溢被腹膜吸收后,出现皮肤粘膜黄疸,尿深黄色,粪便呈白陶土色。
2.实验室检查:血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直接试验阳性。
3.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检查:可抽吸出胆汁性液体。
4.剖腹探查:肝外胆管损伤及胆囊损伤常伴有十二指肠、胰腺和大血管损伤,剖腹探查可以明确诊断。
5.常用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X线胆管造影; (3)B超。
五、结肠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临床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要点:
1.腹部有开放性或闭合性外伤史。
2.伤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3.腹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移动性浊音阳性,可出现休克,中晚期可有严重中毒现象。
4.结肠破裂早期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易并发细菌性腹膜炎。
5.X线检查见膈下有积气。
6.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见粪便及肠内容物等。
7.剖腹探查可确诊,并能确定所损伤的结肠无法保留,必须进行全切除。
8.在损伤后并经过手术治疗最后导致结肠的全部或部分缺失。在司法鉴定时要有客观检查(影像学)确定缺失。
六、胆管损伤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1.右上腹部受直接暴力撞击或锐器刺入。
2.-般临床表现:
(1)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散;开放性损伤见右上腹部伤口;伤后初期右上腹局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很快扩散至全腹;损伤轻者可没有典型症状,仅有轻微腹痛;
(2)合并周围脏器损伤时,胆囊、胆总管损伤的症状常被其他脏器损伤的症状所掩盖。
3.常用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能要升高;
(2)X线胆管造影,可以发现有胆管损伤,并能发现属于全层破裂程度;
(3)B超,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胆管损伤类型;
(4)也可以根据临床上的需要使用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以上内容供参考,刑事法律服务专业性强,请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资深刑事律师咨询电话1569529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