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刑事律师姬传生-提供刑事辩护找律师,取保候审、无罪辩护、法律咨询、二审改判

擅长重大案件辩护事务,成功案例多,经验资深,高校教授专家团论证被告人申诉代理!

咨询电话:15695295888
               15695295999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

发表时间:2017-11-06 15:33:33     来源:南京刑事律师网     阅读: 1014次

今天南京刑事律师网的南京刑事律师带来主题是关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界限

  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邮件,除信件外,还包括客户送交邮政企业寄递的包裹、汇款通知、报刊和其他印刷品等物品;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信件,范围相对较窄。

  (2)客观方面行为表现不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两者差别明显。同时,本罪是结果犯,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才能成立犯罪;而侵犯通信自由罪作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开拆、隐匿或者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即可成立犯罪。

  (3)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邮政工作人员构成;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界限

  本罪和后罪在主体上均是由邮政工作人员构成,在区分上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邮政管理秩序;而后罪的客体不仅包括国家的邮政管理秩序,还包括被害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邮件;而后罪的犯罪对象除邮件外,还包括电报。

  (3)客观方面行为表现不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一种未尽职责的不作为;而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开拆、隐匿或者毁弃他人邮件、电报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

  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特殊形态认定

  (一)停止形态认定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以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仅有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但未造成重大的损失,则不构成犯罪。因此,本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不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问题。

  (二)罪数形态认定

  在实践中,邮政工作人员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同时,又私自开拆、隐匿或毁弃邮件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涉及一罪与数罪问题,需要慎重认定。

  如果邮政工作人员故意开拆、隐匿或者毁弃延误投递的邮件,但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由于尚未达到成立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标准,因此,应当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论处。

  如果行为人故意延误投递邮件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后,又将邮件私自开拆、隐匿、毁弃的,应当认为同时触犯了本罪和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应予以数罪并罚。

以上就是关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司法认定实务指南的内容,如有其他疑惑,可以随时咨询我们的刑事律师团队为您答疑解惑!

版权申明:本文是由南京刑事律师事务所原创,转载请保留连接:http://www.wqlsw.cn/swrd/1614.html
律师推荐
刑事律师网首席南京刑事律师姬传生,经济师,兼职教授,特邀研究员,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江苏省律协会员,南京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优秀刑事辩护律师,知名刑事咨询律师专家.十九年刑事犯罪辩护律师经验,十五年院校刑事诉讼法律功底和人脉资源,三所大学及研究机构教育背景,徐州市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多起无罪和缓刑辩护成功案例.
©南京刑事律师苏ICP备14015718号